来源:  发布时间:2016-08-24 浏览次数:46

7月11号,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实践服务调研团来到南海“桑基鱼塘”农田示范区七星村周边进行调研走访。周围的自然景观与城市规划中高大宏伟的南海博物馆融为一体,许多游客慕名而来。

早在1972年,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七星村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“桑基鱼塘”农田示范区,村内绝大部分土地被国家限定为农田保护区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,其他地方靠招商引资飞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,七星村始终坚持把生态农业进行到底。

图片4.png

来到七星村,在村口就能看到几棵长的郁郁葱葱的大树,村道两旁也栽满了榕树,偶尔还能看见几处古老的建筑。在村口有几位正在乘凉打牌的老奶奶和老爷爷,他们是曾经从事过桑基鱼塘这一行业的人们。根据对他们的采访得知,早在70年代末期就已经没有私人从事桑基鱼塘的产业了。七星村现在主要是以鱼塘养殖业为主。“现在我们全部都在养鱼,种桑没有什么收入,那些游来游去的赚的多。”他们笑称。

2000年开始,七星村启动鱼塘改造,把鱼塘挖深,增加储水量,村民的亩产量和养殖的鱼类品质大大提升,村民普遍养殖高投入、高产出、高效益的“三高”品种。除了收益之外,工业与大气污染也是桑基鱼塘消逝的原因之一。

图片5.png 

 在七星村里,有一处名为“渔耕粤韵”的旅游景点,这里主要由镇政府与一个私人的事业公司运营,主要通过发展旅游业、销售鱼和桑树出产的桑果汁、桑叶等农产品来获得收益。可见当今生态旅游也是传统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。一位从事过养蚕的年过半百的老爷爷说到:“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,我们已经不养蚕了。”只有在景区才有少量作科普作用供游客观赏的蚕。桑基鱼塘的模式也早已未在此运营了。

 走进渔耕粤韵,两侧都是围着桑树的鱼塘,再往里走,则是还没完全建好的桑基鱼塘。那里的模式也并非传统的种桑养蚕,只是一个桑基鱼塘生态模式的模拟,种桑却不养蚕,鱼塘的塘泥也不用作化肥,就像是两个独立的板块。传统的桑基鱼塘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存在了。

图片6.png

离七星村不远处的南海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,许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到博物馆内进行参观。博物馆内存留着大量南海艺术文化、劳动文化、南海记忆等历史发展的轨迹,这其中也包括了对桑基鱼塘等传统农业模式的介绍。

根据对游客们的调查访问的数据,在来此之前,大部分人对桑基鱼塘的传统文化是不了解的。“桑基鱼塘是什么?”在对游客们发调查问卷的时候,我们经常被如是问道。可见桑基鱼塘这个概念已经在淡出人们的记忆,逐渐成为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一部分,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介绍得以传播给游客们。